第(1/3)页
双季稻,稻米的亩产高,远远高于单季稻。
可相应的,双季稻的稻米口感上,不如单季稻;耗费的人力,也是大于单季稻;对于土壤肥力的损耗,也是远远在单季稻之上。
双季稻,靠着种植次数多,从而提升粮食亩产,仅仅是一茬的产量,是远远不如单季稻的。
很多农民在种地的时刻,也是直接把双季稻,改为单季稻。
在粮食充足的时代,民众食用的多数是东北的单季稻,至于双季稻,杂交水稻等几乎没有人食用;在粮食多余,粮食丰富的时代,双季稻,杂交水稻等多数用来当饲料,饲养动物,从而提供大量的肉类,让民众食用。
只有在粮食紧缺的情况下,双季稻,杂交水稻等,才是救命的口粮。
到了粮食危机的时刻,口感已经不重要了,能吃饱肚子巨不错了。
很多东西可以不用,可不能没有。
赵政说着杂交水稻,说着双季稻的概念,讲述其中的逻辑。
寡妇清听着,眼睛也是随之明亮起来。
从这里面,看到了潜在的巨大的市场。
商人被人鄙视,就是因为商人只是加速货物流通,只是加速财富运转速度,并在这个运转过程的当中,直接把底层民众的钱财,剥夺到了自己手中。
商人众多的国家,必然是贫富差距巨大,必然是社会矛盾尖锐。
很多国家的君王,皆是防备和敌视商人。
商人多,国必乱。
正是如此,商人遭遇历代的君王敌视。
在很多君王眼中,商人与赘婿,罪犯等,属于一个级别。
那些顶级的大商人,出入的时刻与王侯并列,经常行走在庙堂当中,似乎地位很高。
可在君王眼中,依旧与肥猪没有什么区别。
经商的最高境界,就是当官。
吕不韦当官之后,还经商吗?
早就不经商了。
寡妇清也感觉到了危机感,时刻想着转型,想得到君王的认可,眼前培育杂交水稻,杂交小麦,乃至是寻找双季稻,似乎是不错的突破口。
“妾身明白了!”
寡妇清说道。
赵政说道:“这些在南方,在潮湿炎热之地,可能寻找到,这需要你辛苦了!”
寡妇清点头。
又是叮嘱了一些事情,两人相互看了一眼,再次变得火热起来,战斗也是随之爆发。
秦国在剧烈的变化,在疾风暴雨的行动,在清理贪官,在清理新的五蠹,对于内部的污垢在大范围清洗。
因为清洗的过于猛烈,贪官污吏的数量有些多,导致一部分地区的政务出现了瘫痪,然而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了,民众还是安稳的过日子。
很多秦吏以为,没有官吏进行管理,民众可能不会过日子,不会种田,不会这个,不会那個,陷入天下大乱当中;可现实是,没有秦吏管理民众,民众也会种田,也会这个,也会那个,天下没有大乱。
至于地方县衙的瘫痪,导致粮食收不上来,也是小事情。
大秦实行三年免税,五年免税等,就是为应对这种情况,既然收不上来,那就不收了。
只要不打仗,朝廷即便是少收税,不收税,也能维持下去。
抛开战争这个大头,朝廷花钱的地方很少。
官员发工资,秦王修建宫殿,秦王享受,又是能花掉多少钱。
在经历清洗,铲除大量的贪官污吏后,秦国的民众发现收税少了,官员的态度变好了,各种压榨,各种杂税等几乎没有了。反而那些贪官污吏,那些被不良商人侵吞的耕地,尽数的吐了出来。
给予那些缺地,或是少地的民众,分着耕地。
很多民众欢呼起来,大叫秦王英明。
什么都是假的,唯有发地是真的,
只要给民众发地,民众一辈子记得秦王政的好。
上层的风云在变化,在逐步的影响,并改变着底层的民众。
而在赵地,在邯郸郡、代郡、巨鹿郡等地区,在经历了分发耕地免税少税之后,赵地民众的脸上露出欢喜之色,第一年勉强不饿肚子,第二年可以半温饱,第三年可以温饱了。
随着温饱的解决,民众对于秦国的归属感,也在加强。
对于那些县令,那些亭长,那些食邑主等的抵触,也在不断下降着,反抗力度在不断降低。
至于那些残留的贵族,在不断反抗秦吏,想要上演田单的逆袭,再次恢复赵国,完成复国梦。
可是随着赵地民众,开始吃饱饭,所谓的抵抗越来越弱了。
后世有国家的概念,国在前,家在后,更是提倡国家是全民的,全民应该为国家而奋斗,为国家而努力。可在当今的战国时代,有的只是家国天下,家在第一,国在第二,天下在第三。
民众眼中,只有家,没有国。
民众只是想着保护家,而不想着保护国。
赵国,是赵王的赵国,是权贵的赵国,可不是庶民和黔首的赵国,赵国也不需要庶民黔首去热爱。
此刻,赵地民众归心谈不上,可也放弃抵抗秦国,进入咸鱼状态。
在其他的魏国,韩国、齐国,楚国、燕国等,本在惶恐不安,深恐变为下一个赵国。
可随着秦国的休养生息,进入咸鱼状态。
其他五国,也是欢呼起来。
又是能过安稳的一年。
魏国,大梁城城外。
煊赫大梁城,依旧是繁华而热闹。
依靠黄金水道,借助这里的商业贸易,不断的赚取钱财,魏国五层的财政来自商业税收。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