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蒙恬曰:“兵征不以为爵,以当罪也!” 王视众,顾谓秦卒曰:“先王告寡人,为王欲大政,且忍赐士卒。有气之君,无前途也。亡赵后,寡人剑赵户及三重之地,悉与战士。可谓赏颇厚重,问天下,犹寡人之大方也?” 寡人之为,君可以执;寡人之不与,君不能也。此非君恃功,无所畏忌,以徇寡人。” 众皆自骇。 赵高前,径前,斩此里正首。 政笑曰:“善,汝今挈其首,合于全村,宣示寡人公法。又将里正占之田,直还主人。若家之余,亦散遗村民矣!” 顷之,来村民呼,尚有王万岁之声; 政之所去时,民皆跪,感德。 赵政叹曰:“此为民心,所杀一人,使万人欢呼,则杀之;不诛一夫,民所恶也,取死之道也。”】 史官快速的记录着,真实可靠,没有水剧情,没有水文字。 而且,这个时代的史官,多数节操还可以。 马车响动着,众人再次回到邯郸城。 赵高消失而去,进行炒作。 稍后关于秦王政,严惩里正的故事,在赵地传播开来。 底层的赵人听着,心态在变化,对大秦的认可提升了很多。 大殿当中,赵政在翻阅着黑冰台的情报。 看着这些情报,赵政很是满意。 连续的反贪墨行动,很是成功,至少暂时震慑出一群人。.. 就好似朱元璋反腐一般。 很多人认为,朱元璋反腐很是失败,越是反腐,贪官越多。 赵政却觉得,他很是成功。 宋朝没有贪墨,因为贪墨合法化;元朝有没有贪墨,很多官员觉得贪墨是理所当然。 于是,大宋完蛋了,元朝也完蛋了。 可朱元璋当皇帝后,没有沉浸在昔日的荣耀当中,而是不断反腐,不断的杀着贪墨的官员,连续杀了很多人。因为杀的人多,很多想要贪墨的官员变得不敢贪污;很多肆无忌惮的贪墨,变得收敛起来。 很多官员刚刚进入官场,多数是清廉的,很多是经历三五年之后,然后变为小贪官;然后,经历十年以上,变为大贪官。 朱元璋好似镰刀一般,直接把很多大贪官割掉了三层多,小贪官割掉了五层之多,虽然还有贪官存在,可民众暂时过上好日子。那些幸存的贪官,也会适当的收敛着行为,在一段时间内扮演着清官的角色。 很多肆无忌惮的贪官,也会适当的收敛行为,减少贪墨的行为。 打算变为贪官的官员,畏惧不敢前,继续当着清官。 这样的情况下,民众又能暂时过上好日子。 可能过一段时间,又是野草在生长着,很多清官变为贪官,小贪变为大贪,大贪变为老贪。 朱元璋继续割草,又是清理一部分官员,解决掉新长出来的贪官,还有上一回的漏网之鱼,于是河里面的水又是干净了。 贪官是什么? 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 想要依靠搞一波反腐,杀一批贪官,就是让所有的官员畏惧害怕,皆是变为清官,这不可能,也不现实。 而是要像农民伯伯那样,定期的清理耕地当中的野草。 想要让耕地当中,不再长出野草,这不可能。 可却能如朱元璋那样,当一个勤劳的农民,定期的清理着田地当中的野草,可能无法杀尽所有的贪官,却能靠着不断的收割,不断的清理,不断的打扫灰尘,将贪官的规模控制在一定范围。 控制在不影响民生,让民众过上好日子的状态。 贪官越杀越多并不可怕,这至少证明发现了问题,解决了问题。 就怕贪官越杀越少,这不是贪官数量在减少,而是君王被裹挟了,放弃了锄草,导致野草在不断的泛滥,不断的成长着,开始形成了巨大的危害,野草比庄稼还长得茂盛。 可君王却不知道,还以为自己朝廷廉洁,“中正盈朝”,满朝大臣皆是清官。 结果,大家都是知道。 “等到五年后,新的野草生长起来,寡人又该锄草了!”赵政思索着,开始制定着下一个阶段的锄草计划。 官不聊生,也胜过民不聊生。 当君王不再折腾的官员,而是想着折腾民众的时刻,也就是亡国的时刻。 若是没有老朱一顿大杀特杀,大明可能二世而亡。 历史上,那位始皇帝就是可劲的折腾民众,修建阿房宫,修建长城,修建官道,各种徭役杂役不断; 可却从来没有折腾着官员,后世给他的评价是始皇帝从来没有杀功臣,为人慷慨大方。 然后,大秦完蛋了。 从道德的角度,杀功臣属于兔死狗烹,君王良心大大的坏了;可站在君王的角度,杀功臣是反腐的重要一部分。 很多功臣自以为功劳巨大,然后利用着权力,开始肆无忌惮,大肆的贪腐。 这时,若是讲究情谊,对这些功臣手下留情,只是轻微的惩罚;其他的功臣看了之后,皆是会松一口气,然后变本加厉,会彻底变烂,烂掉的速度会不断的加快。 唯有狠辣的下手,杀死一个功臣,才能挽救无数的功臣。 “还要杀功臣……” 赵政心中琢磨着。 就在这时,太子扶苏走来,上前道:“拜见父亲!” 赵政问道:“读书如何了!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