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5章御驾亲征(求订阅)-《始皇帝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 book chapter list       第296章御驾亲征

      在古代,君王有御驾亲征的法。

      最早就是周武王讨纣王时,亲自出征,亲自带着长矛冲杀。

      那时,周国弱,殷商强大。

      周武王御驾亲征,带着一点决然之福

      到后来,刘邦也是多次御驾亲征,亲自与项羽对决,与彭越对决,对英布对决,与匈奴对决。在与项羽的对决当中,多次仓皇逃窜;在与匈奴对决的时刻,更是被困在白登山。

      刘秀打下,也是多次御驾亲征。

      后来的刘备、刘裕、杨广、李世民、宋太祖、成吉思汗、忽必烈、朱元璋,朱棣等等,也是御驾亲征,亲自与敌人对决。

      很多开国君王,带兵打仗的能力,属于一等一的。

      刘邦,先是败给项羽,又是败给冒顿,似乎给人很材感觉,可事实上他的军事才能是很出色的。

      至于李二、朱元璋、刘秀等,更是历代皇帝当中的前三甲。

      这是正面的案例。

      也有反面的案例。

      赵光义,政治才能出色,可军事才能很是一般,御驾亲征出征辽国,却是狼狈的坐着驴车逃跑,留下了高粱车神的传。

      明英宗,在土木堡之变当中,更是被蒙古俘虏而去,可谓是千古一耻。

      若是有可能,最好不要御驾亲征,因为其中风险太大了。

      可很多时刻,又是不得不御驾亲征。

      因为在开国初期,创业阶段,皇帝可依靠的人很少。

      面对重要的,困难的,却是紧要的事情,却只能自己亲自去做。

      依靠其他人,一方面是不放心,另一方面功大盖主,容易出问题。

      在战国时代,赵武灵王相对于君王,他更好似一位将军,治国水平只能是二流,可带兵打仗能力却是一流。

      赵政,有自知之明。

      他也只是会一些理论的东西,会一些大的战略格局,可具体的打仗能力上,可能连一个百将都是不如。

      御驾亲征,真的不适合他。

      可到了现在,赵政不得不御驾亲征,因为他没有选择。

      在这一战当中,秦国已经动员近乎一百三十万民众,仅仅是作战部队就是七十万之多,这样庞大的人力,物力调动,即便是秦国强大的家底也是有些吃不消。

      思索了许久之后,赵政打算御驾亲征。

      理由有三个。

      第一,可鼓舞全军士气。沙场是很危险的,战亡的可能性很大。但如果君王御驾亲征的话,就等同于在告诉底层的士卒,君王不再不养尊处优,而是与与大家同甘共苦,同生共亡,一同对担

      士兵们就会感恩戴德,士气高涨。

      士兵们士气高涨起来,他们的战斗力也就会强了很多。

      从而,能取得战争的胜利。

      第二,为了协调全军各部。

      大秦不缺少名将,不论是王翦,李信,还是杨瑞和,桓齮等都是顶级名将,军事指挥才能出色。可正是因为大秦名将众多,一时之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。

      李信,能力很出色,可有些急躁,喜欢冒险,有些不放心。

      王翦能力出色,又是稳重,可资历上却是相对不足。

      杨瑞和能力出色,作战稳健,可还是太老了。

      不论是选择谁当统帅,都会陷入彼此不服气,将领不听调度,各自为战的局面。

      这样的局面,很是危急的,容易导致全军覆没。

      可秦王御驾亲征,那情况就不同了。

      将领们可能会不服从主将的指挥,但君王作为统帅,谁敢不服气。如果不服从,君王可以没收他们的兵权,甚至让他们人头落地!

      他到了前线最大的作用,不是指挥作战,而是协调统一,统一调度各个将领。

      第三,御驾亲征,也是到了最为危险的时刻。

      君王为万金之躯,若是在战场上被弩箭射杀,当场阵亡了,那时国之基业将会尽数毁灭。

      若是有多余的选择,君王不会选择御驾亲征。

      可也有例外的情况,那就是一国陷入危难的时刻。如果战败了,国将覆灭当中,不得不亲自出征。

      这一战,秦军动员了七十万大军。

      若是秦军被李牧击溃了,秦军覆灭了。

      那对秦国是灾难巨大的后果,不统一六国,王下了,就是大秦能不能继续存在,也是两个问题。

      这一刻,大秦进入最为危险的时刻,不得不御驾亲征。

      他没有选择,只能亲自前往。
    第(1/3)页